雖說改善某些不良生活習慣,有助推遲眼瞼肌肉提早鬆弛的速度,且有專門的手術能將眼瞼提高,但市民絕不應對眼瞼下垂問題就此鬆懈。眼瞼下垂可能反映出神經問題,諸如腦血管瘤、大動脈撕裂或糖尿病等,如能及早發現,治癒機會大為增加,甚至降低相關疾病的併發症與死亡風險!
眼瞼活動與神經
肌肉的活動有賴神經系統控制,眼瞼活動同時受自主神經(不受大腦意識控制)與非自主神經(受大腦意識控制)影響,主要由第三對腦神經及交感神經控制。兩組神經除了控制眼瞼抬高之外,還操控身體其他部分,例如前者能控制眼球活動能力,後者則同時支配頭、面等其他部分的功能。正因如此,當兩者的功能受損時,皆可引發眼瞼下垂,且伴隨其他病徵出現。
糖尿病可損第三對腦神經
神經外科專科黃秉康醫生強調,眼瞼下垂最讓人擔心的,是由神經線功能的結構性影響或傳導功能影響引起。而最常見引起相關問題的神經,是第三對腦神經。該組神經直接從腦幹伸延出來,經過靜脈竇才伸延至眼睛。當這組神經訊息傳遞至眼瞼肌肉位置時,會釋放出乙醯膽素(acetylcholine)來刺激肌肉進行收縮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