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流感疫苗後出現不良反應或死亡個案,在韓國及台灣出現,引起關注。台灣藝人吳宗憲注射流感疫苗後則出現暈眩,他開直播表示打流感疫苗後暈眩了3、4天。台灣醫生則指提醒症狀可能是中風。頭暈別以為小事,有機會是中風或心臟病警號!吳宗憲日前直播時表示,自己是第一次打流感針,打流感針後持續3、4天出現暈眩。頭暈不適,不少人不當一回事,之後無事,就不再理會。但頭暈背後是什麼原因?
頭暈或因中風、心臟問題
睡眠和休息不足、缺乏運動、缺水或劇烈運動等,也會使血壓於短時間內驟然下降,補足水分和休息後血壓會上升至正常水平,就不再頭暈;頭暈亦有可能是中風或心臟病等疾大病所致,不能掉以輕心!神經外科專科醫生黃秉康表示,頭暈有多種原因。
頭暈反映什麼?
有些人會感到天旋地轉,周遭事物在晃動,彷如「圍著自己轉」,常見的成因:
1. 中風:腦幹、小腦、神經細胞或受影響而導致頭暈。如果更伴隨嘔吐或頭痛症狀,中風風險較高。
2. 腦瘤:腫瘤壓迫到腦神經以致頭暈。
3. 免疫系統疾病,如如紅斑狼瘡與類風濕關節。
4. 流行性感冒:過濾性病毒會入侵內耳神經,或會造成頭暈。
5. 耳水不平衡:耳朵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外耳、中耳及內耳。若內耳系統受影響,便可能出眩暈感覺。
6. 長者機能退化:身體機能開始退化,內耳的感應每況愈下
另外,也有些病人感到頭重腳輕、腳步浮浮、「輕飄飄」、手腳難以協調、平衡困難,相關成因是:
1. 血壓低:當低血壓時,血液供應不足使大腦的氧分及營養不足,可造成頭暈。美國心臟協會正常血壓指標:上壓低於130 / 下壓低於80 mmHg。
2. 血糖低: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血糖)低於水平,可使人感疲乏和眼睏,甚至頭暈。衛生署正常血糖指標:空肚時的正常血糖值是 4-7mmoI/L ,餐後二小時的血糖值則為 8-10mmoI/L(每人的血糖指標不同,需由醫生根據個別病情而作出決定)
3. 心臟病:當心臟出現狀況時,損秏心臟泵血機能到全身,導致腦部血液不足,亦會造成頭暈,如心臟梗塞、心律不正等。除頭暈以外,同時出現心口痛、冒冷汗要多加留意!
如果持續出現頭暈不適,應盡快求醫,切勿延誤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