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超過七成中風個案均屬於缺血性中風,即由血管阻塞所致,因此若能在黃金三小時,也就是症狀出現後三小時內注射溶血針,打通阻塞的血管,讓腦細胞再次獲得血液供應,可以大大改善患者的情況。而隨着醫療技術不斷進步,中風的急救黃金時間己經大幅延長!
黄金3小時的概念在95年提出,期後有愈來愈多研究顯示,時間可延至4.5小時,最新硏究更提出利用磁力共振檢查,找出部分中風超過4.5小時、但仍適合接受急救治療的病人。至於一些大血管阻塞,可利用微創導管手術清除血栓,急救的有效時間則更延長至6至24小時。
急救時間的延長,部分是源於掃描技術的進步,讓醫生毋須單單根據病發時間作出推斷,而是可根據磁力共振掃描的影像,清楚知道腦細胞受損程度和範圍,繼而預計到治療能否拯救到未損壞的腦細胞。
或許你會以為只要通到血管就能幫到病人,但若太多腦細胞已死,即使注射溶血針亦沒有用處,反而會引起出血,令病情加劇。因此,即使磁力共振掃描需時較久,且成本較高,仍需要先做檢杳,確定情況才開展治療,否則會危害病人。至於電腦掃描速度雖快,但影像不及磁力共振清晰。
其實,香港人口持續老化,中風個案只會有增無減,市民有需要多加注意,希望能減低疾病帶來的影響和負擔。所以雖然有點老套,但最後也要提醒大家,謹記「談、笑、用、兵」的中風口訣,若出現懷疑病徵,愈快治療康復也會愈理想,後遺症也會相對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