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通紅未必一定眼睛受感染或有事所致,也可能與其他原因有關,例如位於眼後方的靜脈回流交匯處—海綿竇,出現不正常的瘻管,遵致血液直接由動脈走到靜脈,雖然不致於令血管爆破出血,但就會促使靜脈的壓力上升,血液因而倒流湧回眼睛,引起眼紅、眼突、眼球活動受阻、重影及青光眼等症狀,如情況嚴重血液更可迫回大腦,導致腦腫或中風等情況。
海綿竇瘻管的成因不明,可能是創傷、動脈血管瘤等所致,男女老幼都有機會患上。初時病人通常求助眼科醫生時被發覺並非一般的眼紅,再做電腦掃描便會發現問題所致,若要確診則需進行血管造影,以了解影響範圍及評估手術的可行性。
一般來說,若病情不太嚴重,症狀亦不構成影響,可以待瘻管自己消退,毋須進行針對瘻管的治療,但就要密切監察眼壓及腦靜脈是否有受影響,有需要時醫生會處方眼藥以防青光眼出現。
假如眼壓顯著上升、視力受影響,又或病徵嚴重,甚至出現腦腫或中風等嚴重情況;又或瘻管在六至八星期後仍未消退,便要考慮手術處理。外科治療瘻管的方法是介入性血管手術,醫生在病人大腿主靜脈放人導管,經血管進入眼球後的海綿竇進行堵塞程序;另一方法是經眼睛的靜脈直接進入患處,再慢慢推到海綿竇,堵塞發生病變的血管以解決問題。血管被堵塞後不會影響血液流動,其他靜脈會代替原有血管的功能。
不過,有時手術亦未必可以完全消除症狀,少數病人可以繼續有複視等視力受損問題。因此,愈早作出正確診斷更能有效治療和減低永久性受影響的風險。
撰文:黃秉康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