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是不少都市人常見的症狀,不過一名25歲女生因劇烈頭痛求醫後,竟證實患上膠質母細胞瘤(GBM),也是最惡性致命的腦癌之一,壽命恐剩一年多。即使經過數次手術、化療、電療等,病情仍然一再復發,難言樂觀。然而,男友這時卻毅然向她求婚,只希望兩人在生命完結前可一同步入教堂,親自向對方說一聲:「我願意」。儘管女生在婚後數月仍然不幸病逝,不過她在臨終前曾向醫生透露:「雖然自己生命短暫,但活得精彩。」
得悉患病即嚇呆
腦神經外科專科黃秉康醫生向《晴報》分享上述個案指,該名女生當時僅約25歲,因為持續逾月的突發頭痛而前來求醫。女生當時表示,已嘗試過不同方法,包括服用不同的止痛藥等,但始終無法紓緩頭痛。後經詳細檢查證實,原來她的腦部長有一個腫瘤,而且需要開刀以確定其屬性。
開刀手術過程雖然順利,腫瘤亦被完全割清,不過據病理報告顯示,女生患上的是展望最差、最惡性致命的腦癌之一:膠質母細胞瘤(GBM)。黃秉康醫生指,這類腫瘤即使已經開刀切除,患者之後再接受電療、化療等,仍然有相當高的復發風險,患者的存活中位數只有一年多。得悉噩耗的女生即被嚇得呆若木雞,表示:「唔會啩,我咁後生。」
黃秉康醫生指,與女生本身已在教會認識,當時的她就和不少年輕女生一樣,對未來沒太多目標或計劃,與家人及男友的關係亦只是普通,經常覺得生活「唔知為乜」。不過,她自從證實患癌後,經過質疑、沮喪等階段後,反而在生活上更加積極,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
容易復發 屬惡性度最高腦腫瘤
對於女生所患上的膠質母細胞瘤(GBM),據黃秉康醫生介紹,膠質母細胞瘤為原發性惡性腦腫瘤之一,即腫瘤會在原本位置不斷生長增大,亦能伸延到腫瘤以外遠距離的組織。因此,單靠手術切除膠質母細胞瘤,難以將病情根治,術後必須配合放射和化學治療,加強療效,但患者的復發率仍然非常高。
至於症狀方面,膠質母細胞瘤等腦腫瘤病發時可出現以下症狀:
黃秉康醫生指,當發現家人出現上述症狀時,必須盡快叫救護車將患者送到醫院。
原發性惡性腦腫瘤惡性程度可分為四級
世界衛生組織根據腦腫瘤在顯微鏡下的組織變化,將原發性惡性腦腫瘤的惡性程度分為4級,當中膠質母細胞瘤屬惡性度最高的第4級腫瘤:
第1級= 惡性度最低的腦腫瘤,在顯微鏡下幾乎是正常的細胞。第1級的腦腫瘤能透過單純的手術治療而得到良好的效果,患者通常有較長的存活時間;
第2級= 顯微鏡下可見輕度異常的細胞,其生長速度相當慢,惟有機會侵犯鄰近的腦組織,或發展成惡性度較高的腦腫瘤;
第3級= 顯微鏡下可見異常細胞,腦腫瘤有侵犯鄰近腦部組織的傾向,屬惡性度較高的腦腫瘤;
第4級= 惡性度最高的腦腫瘤,顯微鏡下顯示異常細胞快速增生,細胞密度及增殖指數高,腫瘤細胞大面積侵犯鄰近的腦部組織,刺激產生不正常的腫瘤血管,並有血管內皮增殖,腫瘤的中心也常見壞死細胞。
據香港神經腫瘤學會資料顯示,本港有54%的GBM患者,存活期不足1年,2年存活率僅有20%,而5年存活率更低至3%。香港發病年齡中位數為57歲,然而此病可發生在任何年齡層,包括幼年。
對於膠質母細胞瘤的成因,黃秉康醫生表示目前仍然成因未明,但可能與以下風險因素有關:
1)家族史:家族中曾有人患神經膠質瘤
2)長期接觸化學物質:長期接觸輻射物、甲醛、氯乙烯和丙烯等
也可能適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