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都市日報:顱內血管收窄 可引起暈眩、說話模糊不清

都市日報:顱內血管收窄 可引起暈眩、說話模糊不清

by kawai yuen

腦部需要大量供血以維持運作,但大腦的動脈與身體其他血管一樣,受到風險因素威脅,如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及吸煙等等導致血管收窄,若影響腦細胞的供血,有時會有一些短暫的不適或症狀,例如早上起身時會有半身無力及頭暈暈的症狀,要稍為休息待血液上腦才好轉。

大腦的血管一般也較為幼細,只有一至三毫米闊也己經屬於腦內的大血管,負責供應血液予一部分腦細胞。若不幸這些大血管出現收窄,而附近又末必有其他血管能代替功能時,便會因應受影響的位置而出現不同症狀,例如小腦或腦幹的供血不足,便可引起暈眩、說話模糊不清等

電腦掃描或磁力共振血管造影檢查都可以幫助了解腦內血管是否有收窄的情況。如果血管收窄不嚴重,醫生通常會建議先嘗試藥物治療,如阿士匹靈等抗血小板藥物和降膽固醇藥等,並且要控制血壓在正常範圍。不過,如藥物治療未見效果,病人有機會中風或出現其他缺血病徵,便需要考慮做支架手術,藉以擴濶血管維持血流正常。這手術可以有效減低病人出現缺血性中風的風險,但大腦的血管既幼細又脆弱,故手術亦有一定難度和複雜性,所以醫生需要進行詳細評估及權衡風險。

有些病人即使有血管收窄,經藥物治療加上控制飲食等令病情保持穩定,便未必一定要做手術。但有些病人因為多次中風,或腦部供血不足而導致病徵出現,便要考慮支架手術以降低中風或病情惡化的風險。

撰文:黃秉康醫生

也可能適合你:

 

延伸閱讀

logo-brain
© 2022 版權屬腦健康速報所有 | 本網站所載的資料只供參考之用,不能取代合資格醫護人員的診斷。雖然本網站已盡力確保所載資料準確,但不會保證該等資料均準確無誤。本網站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