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都市日報:中風後的治療

都市日報:中風後的治療

by kawai yuen

中風發生需要盡量進行急性治療,雖然相關治療不斷發展,效果亦愈見進步,但不少病人因為遲入院或接受治療後,仍然有很多由大腦創傷造成的問題。即使沒有藥物或手術可以逆轉創傷,卻不等於繑埋雙手任由情況持續,而是可以透過適當的中風後治療和護理,可減少併發症出現。

肺炎是中風病人常見的併發症,主要是他們在患病後活動量大幅減少,加上年紀較大,容易被四周的病菌感染而出現肺炎。肺炎本身可以威脅生命,而中風病人發生肺炎後更可引伸其他疾病,因此死亡率亦可高達20%。

當然,肺炎出現時需要針對性的治療,但病人可以採取措施,減少被肺炎侵襲的風險。首先,病人在病情穩定後,若狀態可以便應盡量讓身體坐高一些,避免肺部長期受壓,有助提高呼吸肺活量,減低肺炎的風險。其次是要仔細評估及觀察病人進食的情況,因為當事人即使有吞嚥困難,有時自己未必發覺,又因創傷而未必出現咳嗽或骾到等反應,導致食物容易落錯隔進入氣管,引發吸入性肺炎。照顧者及病人在餵食時要保持耐性,有時或需要加入凝固粉,幫助病人較易吞食。

除了肺炎之外,壓瘡也是中風病人經常面對的併發症,原因是他們長期躺牀,令皮膚受壓而引起潰瘍,臨狀上皮膚持續受壓四小時以上便可能會出現損傷,故此需要每四小時便要協助病人轉身,為皮膚減壓以預防壓瘡出現。有需要時可用器具輔助,例如放軟墊、睡氣墊牀等,都有助減少壓力。

撰文:黃秉康醫生

也可能適合你:

延伸閱讀

logo-brain
© 2022 版權屬腦健康速報所有 | 本網站所載的資料只供參考之用,不能取代合資格醫護人員的診斷。雖然本網站已盡力確保所載資料準確,但不會保證該等資料均準確無誤。本網站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法律責任。